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不只是玉米这些农作物都逃不过

    信息发布者:yuersun
    2016-10-27 08:25:02   转载

    我们国家不仅有幅员辽阔的农村、十几亿之巨的农民、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力,而且农业基础设施差,农民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低,大概也基于此现状。

    近日,针对我国粮食价格经历的一轮暴跌,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作出了报告。关于水稻、小麦、玉米进一步的调整,分别给了这样几点建议

    水稻

    一、稳面积与提品质并举:巩固北方产区,稳定南方双季稻生产

    二、杂交稻与常规稻并重:发挥我国杂交稻育种的技术,育出新品种促进单产;利用现代育种技术,让常规品种提纯复壮,降低用种成本,提高效益

    小麦:稳定冬小麦,恢复春小麦,抓两头带中间

    先稳定冬小麦的主产区,再建立合理的轮作体系,适时恢复春小麦;小麦用来加工馒头、面包、蛋糕、面条等,提高其品质

    玉米

    一、调减籽粒玉米:巩固并提升玉米优势区,适当减少非优势区

    二、扩大青贮玉米:因地制宜的种植青贮玉米

    三、适当发展鲜食玉米:根据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及消费水平的提高,适应市场的需求,给居民提供膳食果蔬

    大豆

    一、粮豆轮作,恢复面积:因地制宜开展轮作,适当恢复大豆种植面积

    二、改善品质,提高效益:根据市场需求现状来,增产增效,提高品质

    薯类杂粮

    扩大面积,优化结构,加工转化,提高增效。适当调减“镰刀弯”地区玉米,该种耐旱耐瘠薄的薯类,开发薯类杂粮的营养健康多功能性,推进规模种植和产销衔接,实现加工转化增值,带动农民增收

    棉花:稳定面积,双提增效

    油料作物:两油为主,多油并举

    重点发展油菜花生,因地制宜发展油葵、芝麻

    糖料作物:稳定面积,双提双增

    提高单产,提高含糖率、增加产量,增加效益

    饲料作物:以养带种,多元发展

    根据养殖生产的布局和规模来发展优质的饲料作物

    蔬菜:稳定面积,保质增收,均衡供应

    推广节水环保和绿色防控等技术,建立完整的品质体系,确保蔬菜质量的安全;因地制宜推广智能监控和“互联网+”等技术,增收增效,节约成本

    互联网是21世纪最新潮的产业,农业是以往最“土”的一个行业,而“最土”和“最潮”却构成了最具销售思维和市场思维的现代农业现代农业不单单是科技的实现,更是利用新农人利用互联网手段(例如朋友圈、微商)对消费者和市场的进行全局把控!

    中国绝大部分的农民存在这一问题——不懂政策,看不懂市场方向,不愿改变思维,跟不上时代发展,却化身“怨妇”,吐槽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