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至今日,我们还是会为一亩小麦能卖到6万元难以置信,足足比一般小麦升值60倍,这怎们可能?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用过创造性的思想指到过农业生产。许多农人的思维一直禁锢在传统农业的框架中,从来没有走出过,也从来没有挣脱过。最近,大多数农业生产者总在叹气,觉得玉米丰产不丰收,水果滞销果农急……然而,对于打造特色农产品的真农人来说,要有创造性,开发新产品,重塑市场需求,把“消费升级”嫁接到农业的本领,而不是一味地通过节约成本,控制产量,改变价格来实现农业创新。
于是,真我们找来案例,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帮助农人拓宽一下思想边界。
一亩产量千斤的小麦,按一斤一块多钱来算,收入也就千元左右。但是有人将这一亩地的小麦换了一种经营方式后,小麦便卖到了6万元。同样一亩小麦,价格差别为何如此之大呢?
原来,这位农人将传统亩产值千元的小麦变成了农业工艺品,也就是他把小麦制成了干麦穗,按支销售。一亩麦田中能长出20万支麦穗,每支麦穗卖0.3元,一亩小麦就能实现6万元的产值。
那么这位农人把干麦穗卖给了什么人?这位农人在麦子抽穗后,将小麦收割,晾干后按支卖到大城市的酒吧、咖啡厅、茶吧,用来做装饰品,也使得这些被装饰的地方多了些乡土风田园之风。此外,他和一些婚庆公司建立了合作,用制成的干麦穗来装点婚礼现场。
买干麦穗的这群消费者是以前的那群小麦消费者吗?当然不是。这位农人观察到了麦穗工艺品的市场空缺后,因此特意为需求者开发的新产品。然而,这些曾经听起来很怪的想法,如今成了农人创新致富的法宝。
通过这则案例,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农人,不是对案例中的麦穗饰品开发者羡慕一番罢了,而是要借鉴真农人的方法论。即:要对农产品的消费市场敏感,要迎合用户做“消费升级”,要有打造差异化农产品的意识,要挖掘农产品生态链上的衍生价值。
再来看一则国外的案例,我们将又能收获些什么呢?
也许你知道Goat Milk Stuff公司,也许你不知道……不过没关系,我们总听说过香皂。当我们看到羊奶后的第一反应是,羊奶是人们用来喝的东西,不会再去联想羊奶的其他用途。的确,就是这种一尘不变的“思维定势”限制了我们的创新意识。
Jonas看到浴缸中的孩子使用者化学原料合成的香皂后,不是在那里埋怨香皂的品质,而是心里萌生出“为孩子们研发一款天然无害香皂”的想法。经过不断的尝试,她研发出了一款羊奶香皂。
其实,羊奶仍然是羊奶,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产品,如果不去开发和做价值衍生,那么它的价值永远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但是Jonas将羊奶制成“羊奶香皂”后,“用来制作香皂的羊奶”从“用来饮用的羊奶”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出现了羊奶新的衍生价值。
通过这则案例,我们将得出这样的方法论:作为一个合格的农人,不光具备上一个案例中提炼出的素质,还要要具备一定的产品研发能力,要有打破常规跨界创新的意识。